中国羽毛球衰败谁之过?

蔚华橘蔚华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选手,水平有限,所以回答这个问题难免有外行话,还请见谅。 国羽从五连冠开始走下神坛,逐渐沦为平庸,再到最近的全面衰退,我觉得有下面几个原因:

1.人才梯队建设出了问题。九十年代初国羽还是男单女单双打三对主力同时冲金。到了新世纪初期就只剩女队一枝独秀,男队勉强跟上。直到现在男女队都在低谷期徘徊。中间像林丹,陶菲克,蔡赟,傅海峰这些天才球员虽然不断涌现,但是人才出现断层是客观事实。而且这些球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一支球队只能依靠几人在前面打拼的困境(这里特别提出对林丹的钦佩之情)。

2.青训体系存在漏洞。能走到职业体育金字塔顶点的毕竟是少数人。很多有天赋的球员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走上职业道路,或者无法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运动而遗憾终生。那些没有成为顶尖运动员的天才们转向了其他行业,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样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作为体育人,我心中始终感到愧疚和遗憾。不能为自己热爱的运动尽一份力,转而鼓励更多人参加这项运动的青训体系肯定是有问题的。(补充一点,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是吃青春饭的,二十多岁的年纪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是一个能够承受太多压力的年纪。现在回顾国羽的战绩,有很多比赛其实都是年轻队员心理素质不过关造成的失败。)

3.不够重视青少年训练和赛事。以奥运积分为例,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积分自不必说,就连亚洲青少年锦标赛这样的赛事都有积分,而青年奥运会的积分更是高得惊人。如果能在青少年阶段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保证稳定的积分,对于成年队的建设和参赛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这里顺便提一下乒乓球,我认为国乒之所以能连续称霸主要得益于青少年训练的优秀。另外像樊振东,许昕这样具备大满贯潜力的年轻人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并培养成顶尖运动员,这是国球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4.功利主义盛行,运动损伤得不到及时调养。近年来无论是国家队还是省队都热衷于招入年轻的实力战将,而那些年龄较大,状态下滑的队员则渐渐淡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势必会挤压年轻队员的培养周期。同时由于运动员过早地承担过多压力导致心理和身体上提前老化。伤病不可避免。如果能在平时更好地注重运动员的养护,及时地解决伤病问题,我相信对于运动员整体体能和状态会有很大提高。

苗玉养苗玉养优质答主

在连续两届丢掉汤杯、尤杯后,中国羽毛球在里约奥运会上遭受打击,唯一夺得金牌的林丹,也成就了李宗伟“大满贯”梦想,而里约之殇,更是击溃了国羽在心理上的优势。那么,国羽到底怎么了?主帅李永波下课,新官上任的张军给出答案:李永波的固执害了中国羽毛球!

李永波卸任后,国羽先后经历夏煊泽(男队)、张军(女队)短暂任期,如今张军转而执掌整个队伍,而在谈到国羽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问题时,张军直接将锅甩给了李永波,“一帮老头子带着一群小屁孩打比赛,这不现实!”张军谈到中国羽毛球的人才培养问题时说。

不客气地说,张军指的就是李永波!李永波执掌国羽20余年,一方面成就了“国羽王朝”,另一方面,也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上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的“李大帅”将那些有天赋的新人,摁在下面死磕双打项目,不让他们去发展单打,最终导致了林丹、谌龙之后,男单再无高手。

此外,张军还透露了,李永波打压新人的一幕。作为张军多年的搭档和好友,高棱在李永波手上被改造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高棱在李永波的要求下,放弃了专攻混双的项目,改为打女双,与黄穗牵手后,高棱实现了奥运女双金牌梦想,她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位成就“双满贯”的羽毛球选手。

不过,张军对李永波的决定,一直耿耿于怀,“高棱一直不理解,她自己原本就是混双冠军,为什么要改打女双?其实,这就是李永波在打压高棱,因为当时队内涌现出一批女双好手,张亚雯和杨维/张洁雯实力很强,李永波认为高棱混双实力高出他人一筹,为了避免其他好手受伤,他将高棱逼下混双赛场!”

张军的话,一针见血道出了问题的根源,而他的一番话,也直接炮轰了前任主帅李永波。而张军如今上任,也希望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做出改变,以求扭转国羽目前的颓势,毕竟距离东京奥运会,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而张军能否一扫“李永波阴影”,带领国羽东山再起,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