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协主席有几个?
首先,我表示对孙老师的尊敬与感谢! 孙老师的问题似乎有些歧义,感觉像是在问“全国共有多少乒乓球协会”或“各地都有哪些乒乓球协会”之类。其实,我们国家的民间体育组织(包括各级体校、俱乐部和协会)的建立非常混乱,用“百花齐放、鱼龙混杂”来形容并不为过。以羽毛球为例,就有约2000个注册俱乐部(见《光明日报》2014年2月25日第7版 “羽坛盛宴 开场锣鼓喧天”);而据一些体育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实际拥有的各种类型羽毛球爱好者组成的团体可能不下30000个。所以,当看到类似“某某乒协”“某某羽协”这样的名称时,不必诧异——尽管它们可能确实数量不多且水平不高。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中国乒协主席”有好几位这一说法是合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实行的是“举国体制”,由国家体育总局统筹管理,所属各运动项目中心具体负责管理、训练和选拔运动员参赛。 所以,尽管我们经常说“XXX乒乓球协会”这样类似社团的组织名称,但实际上,这些协会都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性质——它们的行为准则是由所隶属的中心制定的,经费来源于中心拨给的专项经费,工作人员也属于中心的人员。我们可以将它们理解为“事业单位内的群众组织”。
这样来说的话,“中国乒协主席”有几人就可以理解了:总局领导一人,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体育局领导四人,加上中心领导五人。假如某省只有两人喜欢打乒乓球并愿意承担该项运动的经费,该省就仅有两位“乒协主席”——当然,这两个人肯定都是业余选手。假如某地仅有一对老年夫妇喜欢打乒乓球并愿意承担相关费用,那么这对夫妇就是所谓的“地方乒协”的领导。以此类推…… 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中国乒协主席”有好几位。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实行“举国体制”,但这项运动的最高水平仍然是建立在业余基础上的。在历届世乒赛和高级别比赛中,获胜的主力队员几乎都是业余选手。正如李楠教授所说(参见李楠《致拳击教练马俊荣的信》,载《中国体育运动报》1985年6月25日):“我们的专业运动员实际上都是业余运动员中的优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