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莲花是谁引进中国的?
“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涟而不妖”这说的就是荷花(莲),它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那么问题来咯~这个“中”字怎么理解呢?是中国人引种栽培还是传入中国后有人种植呢? 我们现在说一种植物“土生土长”的意思是指该物种天然分布,而不是人工种植。但这样的理解只适用于现代和近代,在历史上并非如此。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植物不是自然而然地从外面引入的,而是先由人们栽种繁育,后来才扩散到野外成为野生株的。这种过程在古代是很常见的。这里的“中”字理解为传入并栽种培育后再传播到各地才是合适的。
那这个问题就变成怎样引进、培育荷花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载很多,但最早的可信史料大概要数明朝嘉靖年间谢肇制撰写的《五杂俎》中的这一段: “夫莲生于水而实生于内;其根浅者,无自有干;其节疏者,无自有枝。荷之为物,绝工巧之人不能植,非力耕之夫能作。虽处泥污之中,然本自芬芳;虽然植于池沼,终久盘曲而上。” 这基本上把荷叶的生长特性描绘出来了,而且认为人工培育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就给后人带来了疑问:古人真的无法培养莲花吗?其实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市民文化盛行,民间往往有能人异士,他们或许就能培育好莲花! 到了清代,陈淏之在《花镜·卷一》中也写道: “余见人家池沼,夏月荷花初开,姿意芳菲,色如碧莲……若以竹竿刺入淤泥,用细线穿花蕊中间,徐徐提上来,自然莲花托住。” 陈淏之这里说的“人家池沼”,暗含了人工培植之意。并且用“徐徐”“自然”等词来形容操作过程,说明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是经过精心呵护才能成功的。这似乎又与谢肇制所说的相矛盾。 其实,两者都没说错。古代对于“人工”的理解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古人认为,人力干预下使动植物产生变异的,比如人工栽植、驯化、杂交、培育等等,都属于“人工”范畴。而“天工开物”里的“工”指的是工艺技巧。可见古代的“人工”比现代人概念内涵更广。古人确实有可能培育出莲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