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涩性胶皮和粘性胶皮的区别?
先上结论,个人经验,粘性皮更合适横板,涩性皮更合适直板(快攻类) 原因如下: 1.表面张力差异 黏性皮的表面张力较低,在来球不转的时候容易下网;而涩性皮表面张力高,对来球的旋转有更好的适应效果。
2.摩擦系数差异 这里引用高中物理知识,摩擦力f=uN(u为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而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显然,摩擦力越大,物体运动趋势越受阻止。反之亦然。 而不同胶皮之间的摩擦系数的不同用专业的计量方式是没法测量的,但大家可以打打体会一下。比如同样的力量,击打同样旋转的球,黏性皮会下网,而涩性皮会弹出。
3.颗粒结构差异 (这点我没找到很好的解释,仅供参考) 这里放一张国球汇网上拉帝亚斯贴的图,仔细对比能看出,黏性皮的颗粒更粗且排布较疏,涩性皮的颗粒更细且排布较密。当然这个颗粒结构差异带来的影响还需要专业仪器才能测量。
作为一个业余球员,我的感受是: 1.黏性皮更适合近台快攻型的打法,能快速启动,发力冲击; 2.涩性皮适合中远台球,尤其是侧切球、拨球等手法能够很好地发挥其性能; 3.两种胶皮都很容易打透,打透之后手感变化比较大,需要适应。 以上都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欢迎拍砖指正!
主要区别是涩性底板粘套胶容易甩起来,拉起来有下沉感与厚重感,粘性套胶容易下网,上手以后有反弹力与速度,上手速度快于涩性胶皮。
目前流行短拍拍手容易下网,不好控制,喜欢弧圈和控制的人才使用这种胶皮。
总的来说,粘性:海绵柔软,摩擦性能好,上手速度快,弧线高,利于上旋球,但落点不好控制。 涩性:海绵偏硬,摩擦性能稍差,上手速度慢,弧线低,落点好控制,易转。从二者来看,最好选用25.5毫米左右的粘性胶皮,这样兼顾二者性能,更易发挥优势。
粘性胶皮:胶皮与球磨檫的阻力小,海绵柔软适中。优点是易于发力,上手速度快,出球速度快而且转度上冲,落地反应快,落地弹跳高。适用于扣杀球、弧线球,在力量的作用下,球在空中飞行速度快,回球的弧度自然也就高了,落点好控制。缺点是比涩性胶皮容易下网、吃转,对手不易受落网球的威胁。
涩性胶皮:胶皮面粗糙,与球的磨檫阻力大,海绵偏硬,弹性好。优点是回球下沉、转度摩擦大,落地反应慢,落地弹跳偏低,不容易下网,受旋转的影响小,落点好控制;同时,因回球下旋重,对手回球也不易上台而且不好发力,容易出高球。缺点是上手速度慢,出球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