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大球从哪年?
1987年起,国际乒联开始研究改良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和器材,以便适应现代体育的发展,满足观众的需求。 经过两年研究,于1989年决定更改现行规则中一些技术、装备及竞赛制度方面的规定,并试行新的球拍和球。 新规则允许使用海绵球拍和带有纤维的球拍,但禁止同时使用海绵与胶皮。
1995年10月,经国际乒联第43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划分为两大项目——男子组和女子组;将原来单打比赛的前三名奖励改为并列第一,并将原第四至第八名的选手授予成绩证书;还将混合双打列入世兵赛项目,成为新的大项。
2001年,国际乒联做出历史性地改革,引入了新的比赛用球,即大家熟悉的“40+”乒乓球。 “40+”乒乓球采用蓝色海绵胶皮,白色底板,重量为2.65克/个,体积约为原有乒乓球的2倍。新球增加弹性,减少了球在飞行中的下落时间,增强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并延长了乒乓球器材的使用寿命。
2001年11月,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德国站比赛中首次使用新球,之后逐步推广到各赛事中,并于2006年1月起正式取代旧球。 在新规则的鼓励下,运动员还采用了更多的打法,如削球、弧圈结合快攻等,丰富了比赛的内容。
所谓大球是从乒乓球的历史说起的。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当时的球是用赛璐珞覆盖一个空心球体,直径仅有37.5毫米,称为小球。在一个多世纪的进程中,乒乓球运动发展很快,技术及器材日益完善新颖,已历两次重大改革。
第一次是70年代末,乒乓球运动进入速度型打法,球速之快使小球的飞行轨迹不易被人们用肉眼捕捉到,这样就影响了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再加上一个球可以打上几场后就明显变形。因此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乒乓球项目采用40毫米大球(重量仍为2.5克左右)来控制球速,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也仍然沿用了这种大球。
第二次是90年代以后,乒乓球运动逐渐变成弧圈型打法,使比赛又回到了球速型,而且对抗性增强,技术也越来越全面,使得对攻回合增多,比赛更加激烈,这就更加突出了大球的旋转和落差,造成球速过快,且容易出现过高的弧线使对拉能力弱的选手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而形成一边倒的局面。这样又失去了表演性和对抗性。为了使这项运动保持较高的竞技观赏水准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国际乒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第三十一届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技术大改革、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决定,即从2000年9月1日起,比赛用球由40毫米大球(重量仍为2.5克左右)改为38毫米小球(重量为2.4克左右);同时采用11分制。
因此,现在使用的乒乓球相对于改革前是小球,而相对于改革的最新规定则是大球。这样,就产生了现在的两个名称,我们通常所称的大球实际上就是40毫米的球。如对规则有疑问,建议到国际乒联官方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