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足球场这么少?
先放一张图,中国境内专业的纯足球场(无看台)一共有8个。 (注:本文提到的专业足球场地均指人工草皮场地,不考虑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地和简易场地。) 这八块场地分别是:上海虹桥机场(现已拆除)、浙江杭州黄龙体育场改造场、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场地、河南郑州新区体育中心、湖南湘潭凤凰体育基地、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域、陕西西安未央区新筑街道胡家庙村附近、四川绵阳市安州中学。
从区域上看,华东地区最多(4个),其次是华南(3个),华北地区(2个),西北地区(1个),西南地区(1个)。 从建设时间上看,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2002年后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 其中最早的是上海虹桥机场球场,建造于1993年,之后是杭州黄龙体育场改造场、南京奥体中心、西安未央区新筑街道胡家庙场地、广州大学城中心等,最后一个是绵阳安州中学场地,在今年7月份竣工并投入运行。
如果算上有看台的场地,比如深圳大运中心、成都龙泉青龙湖生态公园球场等,加起来大概有十几二十个。 但这些场地大多具有特殊性——有的是作为奥运会、世俱杯等赛事的备选场馆,如北京工体、天津梅江体育场;有的因为地理位置较好,能够吸纳大量观众,具备商业性质,如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的主场;还有的是高校校园,满足学生课余运动及师生文娱需求。
但专业足球场很少,而市民广泛参与的足球场地就更少了。 为什么中国的专业足球场如此之少呢? 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原因之一在于国内专业足球场的需求没有被充分唤醒。 以日本为例,日本民众对专业足球场的渴望可以说是极度强烈。 在我搜索到的几个案例中,位于东京都心部的国立竞技场计划建成为能容纳50000人的大型球场,但由于毗邻住宅区和交通干道,在建成之前就面临巨大阻力;而位于京都市中心的京都人民体育馆计划建成可容纳45000人、规模居日本第一的球场,更是遭到当地居民的严重反对。
在我看来,除了规模因素外,地方居民反对还在于不了解这座即将崛起的建筑,以为又是政府乱花钱、兴建无所用的场所。 然而随着东京奥运会的临近,我相信上述两座体育场都会如期建成,届时将成为日本最大的两个专业足球场。
另一个原因在于建造成本的高企。 根据我的了解,国内的专业足球场大多采用人造草皮,这样虽然减少了维护成本,但却提高了造价,每平米造价高达五千元,这样的造价水平甚至超过了很多民用建筑。 如果采用天然草坪,造价会更贵。 不过,考虑到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重要性和经济效益,未来还是有很大希望建设更多的专业球场的。 相信有一天,我们在讨论足球时不用再提到“中国球场”这个略带讽刺性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