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群众比赛?
我理解的群众比赛,就是由业余选手参加的比赛。 这些运动员不一定具有相当高的竞技水平,但是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很高,可以不计代价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 这类比赛通常规模比较大,参赛人数多,组织工作也比较复杂。因为参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制定竞赛规则的时候就需要非常谨慎,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经常举办等级赛、精英赛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通过运动,大家收获了健康的身体和阳光的心态,同时也在竞争中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我相信,只要坚持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体育人,我很高兴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群众体育事业,希望以后能举办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群众体育赛事,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群众比赛项目是根据《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主办和市场开发总体方案》,在第十三届全运会期间,由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中心或有关直属单位会同全运会组委会举办,并根据项目特点组织开展的与全运会竞技比赛有机衔接、竞赛规则一致或相近,在群众中开展较为广泛,具有鲜明群众体育特点的比赛,不计入运动会奖牌。
这些项目的选择,紧紧围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目标,立足于“小、少、群、新”和群众喜闻乐见,既可来自民间、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可源于职业俱乐部、体现职业性与社会性;既可来自高校、体校,体现人才培养的梯队性和持续性,又可与竞技体育项目对应、相衔接,体现竞技体育改革和“开门办体育”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