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受伤怎么打比赛?

璩月慧璩月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大学篮球队主力后卫,大三大四的时候踝关节扭伤两次,都挺严重的,一次是突破踩到自己鞋子,一次是上篮被垫脚。两次都打了石膏,分别休息了2个月和45天(因为放假)。期间都是打了绷带继续上场,还参加了几个赛事,虽然不多,但感觉对球队还是有贡献的(笑 我不是特别出色的球员,但是是我队的替补席最重要的火力点之一。我投篮特别好,运球也还行,传球一般,身体素质在场上属于弱不禁风的那种,170/60。

第一次崴脚后,因为假期比较长,我认真调整了好几个月,平时注意保养,不剧烈运动,不过由于之前训练量比较大,加上本身协调性比较好,恢复得还不错,基本和大四上学期的时候一样了。当时打球还是有点顾忌,不敢过度跑动,基本上持球就有些犹豫,突破也比较少,主要是给队友创造机会。

第二次崴脚就比较严重了,刚刚伤愈回到球场,准备不足,加上心情比较激动(比赛最后几分钟我们反超了20分,我压哨进球),崴脚了,直接下场,那次打了石膏,真的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可能要告别这个爱了很久的运动了。之后就是漫长的康复路,我是学康复专业的,自己也很注重,每天做功能锻炼,配合药物治疗,终于在第83天(大三下学期结束的时候)回到了球场。那天晚上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终于能打球了!!真的太棒了!! 但后来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运动模式已经改变了,原来怎么打怎么有,而现在往往需要思考更多,比如突破的时候怕踩到脚,投篮的时候害怕发力不充分,各种心理负担让自己打得特别累,整个大四上基本上都没啥状态,投篮也不敢用力,上篮也不敢抬腿过高,突破更是少之又少...那种落差感和不自信的感觉真的一辈子都不想再体验。

当然,现在我的脚踝早已痊愈,但心里的那道疤却依旧存在。

讲真,那种受伤后的不自信和对自己的怀疑是真的很难熬,最可怕的大约就是自己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然而别人还在嘲讽你的时候。这种痛苦简直比伤病本身还要难受百倍。 好在我坚持下来了,现在投篮更准了,运球也更稳了,突破的时候也不会再刻意规避自己的脚了。所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 分享一张最近的照片 大二的时候拿到的总冠军,那年我进了一个关键球,加冕为王(ಡωಡ)hiahiahia~

水中听水中听优质答主

虽然伤病始终是竞技体育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NBA联盟2.0时代的出现,让伤病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形式化”:那些动辄缺战1~2周的“大伤”几乎再没出现过,取而代之的是“颈部拉伤”、“膝盖酸痛”、“左脚踝扭伤”、“右脚踝扭伤”、“酸痛缺阵”、“背靠背轮休”这样的小伤小病(当然,有的确实有,有的是装的)。

尤其是脚踝受伤更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趋势,从湖人头号球星科比-布莱恩特第一次将“带伤上阵”诠释得如此完美以后,联盟就开始掀起了一股“带伤上阵”的热潮,伤病,尤其是脚踝伤病,在当下的NBA联盟已经不再是无法上场比赛的借口,反而是可以继续上场搏杀的理由,只要能下场走路,那么就可以继续上场做着更大幅度的动作。这仿佛在告诉联盟,既然伤病无法避免,那么就让其成为一种常态。于是,当下的NBA进入了“大脚踝”的时代。

从今年总决赛第三场开始,就有记者统计了自1988年有伤情具体记录以来,NBA单赛季脚踝受伤球员数量的排行榜,在总决赛第三场打完后,就有59名球员都出现过脚踝扭伤问题,也就是说,本赛季NBA每支球队都有接近2名球员遭遇脚踝扭伤,而这样的情况是此前30年间从未有过的,此前的单赛季最多脚踝扭伤球员的次数不过52人次。目前,进入休赛期以后,有9名球员在休赛期训练和征战篮球世界杯热身赛期间脚踝扭伤,所以,本赛季NBA将至少出现68人次的“脚踝扭伤”。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单赛季受伤人次超过50的最多只有三次,其余27个赛季受伤都少于50人次,而本赛季的68人次是1998-99缩水赛季的两倍。如果从球员单赛季脚踝受伤次数来看,本赛季也是历史级别的:快船的里弗斯和活塞的斯坦利-约翰逊都经历了两次脚踝扭伤,而此前42年总共才发生过11例二次脚踝扭伤。当然,对于NBA球员来说,如果仅仅比受伤次数,那么他们肯定会“落后”橄榄球运动员太多,根据相关记录显示,2018赛季的NFL总计有231名球员因伤缺阵,其中共有131名球员因为伤病导致缺席了整整一年的比赛,而其中膝部受伤成为最多的部位,共有37人。

当然,NBA球员脚踝伤病频繁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随着篮球战术理念的不断进步,场上空间越来越大,突破和攻筐的次数越来越多,所以,脚踝扭伤问题在增加也可以理解。而且,当今NBA球员普遍力量比过去更强、训练比过去更科学、运动寿命也更长,所以受伤的概率也会更高。还有美国媒体认为,如今联盟球员的护具使用太多而影响到了自然的移动,这也是脚踝受伤多的原因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