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乒乓球外交是谁?

史纾遥史纾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2年,中国和美国同时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赛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和美国国家乒球协会主席乔·乔·肯尼迪交换了礼物——每人一块写着对方名字的金牌。

赛后,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体委副主任刘俊秀邀请美国队成员到中国访问。当时正值美苏战云密布之际,这两次“乒乓外交”不仅为缓和两国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中方访美代表团由当时的中国国家队队员和教练员,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人员组成。美方接待规格很高,在纽约机场举行了欢迎仪式,还安排了媒体采访。

但令中方人员感到尴尬的是,当记者问起代表团团长刘俊秀为何中国派出这么弱的一个队伍时,刘俊秀机智地回答说,我们中国队是有计划的。我们的运动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如果我们都打不过你们美国人,那还有谁打得过你们呢? 其实,这是中国和美国第一次正式乒乓球比赛交往,也是双方体育界首次正式互访。

这次“国球”的外交活动虽然规模不大,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打破了大国的僵局,开启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20世纪70年代之前,因历史问题,中美关系处于僵局状态。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在美国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击败了美国队,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受到了打击。他后来对一位助手说:“我原以为中国是个亚洲小国,只会挨打,不会反击;没想到中国人也有拳头,而且打得很痛。”

正是从那时开始,中美接触的大门被逐步打开。两年之后,基辛格秘密访华,邓小平与他在上海进行了会谈。再两年后,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乒乓外交”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体育范畴。正如基辛格后来在自传中所说,打乒乓球这一举动“改变了世界形势”。

桓芝惠桓芝惠优质答主

乒乓外交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两国关系解冻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称“小球推动大球”是毛主席的著名论断。1971年4月10日,出席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接待了美国乒乓球队,从而揭开了“乒乓外交”的序幕。周恩来总理亲自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此举打开了新中国与美国两国人民交往的大门,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此被国际社会形象地称为“乒乓外交”。

1971年10月,周总理在接见美国客人杨思尼夫妇时,对以小球推动大球作过一个形象的解释:“一个美国乒乓球队的访华团引起了西方世界一片惊叹,惊的是新中国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缝儿,叹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宽厚、好客。有人因此把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比喻成‘乒乓外交’,这不是笑话,而是事实。”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以其“小球推动大球”的模式,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给中国人民的外交思想观念带来新的思维和变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